品恆復健科院長 曾子嘉
兒童早期即出現社會互動、溝通表達的困難,對某些事物有強烈的執著性、要求統一性等現象。依據美國精神科診斷標準(DSM-5),目前稱為自閉症類群障礙或泛自閉症障礙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再依兒童語言能力,從流利的語言到完全無法用口語表達,區分成輕、中、重度障礙。
ASD的診斷主要是依據臨床的症狀判斷,而沒有特殊的實驗室檢查方法,因此,每當要對父母說出「孩子可能是泛自閉症」這樣的診斷時,醫師心裡往往也是百般掙扎,父母也通常受到很大驚嚇。
泛自閉症的治療必須「量身訂做」且「投其所好」才能夠促進個案正常發展,並且逐步改善個案的極端行為、及僵化的行為模式。
根據國外研究,個案若能於2-5歲接受正確且積極的治療,90%的ASD兒童可以發展出適當的語言能力,並且在智力測驗上也看到改善。
品恆職能治療師 蕭翔安
這是一個「星星的孩子」的故事...
一個2歲孩子,爸爸媽媽因為他不太講話、叫他都不太理人、喜歡看轉動的風扇和車輪、只愛火車對其他玩具缺乏興趣、很固執容易生氣來求診,徬徨的父母親不知道孩子怎麼了,為什麼跟其他2歲的孩子不太一樣?
自閉症類群障礙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的孩子會有什麼症狀呢?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五版(DSM-5)定義:
- 在任何情境下,社交溝通及社會互動上的缺損
- 侷限、重複的行為、興趣及活動
- 症狀必須在童年早期出現
- 症狀造成日常生活功能的缺損
自閉症類群障礙症的孩子可能會有什麼「職能參與」困難呢?
1. 生活自理:孩子可能會出現挑食(對於食物質地、顏色的堅持)、對於衣物的標籤或是襪子的縫線特別在意、堅持不坐馬桶一定要包尿布才能上廁所。
2. 遊戲參與:孩子的喜好可能較侷限,如:只喜歡恐龍、兩棲動物、火車、捷運等等,再加上可能會有自己堅持的玩法,進而在遊戲發展上就無法多方嘗試,而可能限制了孩子各方面的發展。
3. 社交參與:孩子缺乏社會互動技巧,較難跟他人建立關係,不管是在家、學校或公園可能自己玩的時間會比跟別人玩還多。
4. 學校參與:孩子在觀察情境線索有困難,所以一開始適應就會是個挑戰,對於學校的作息參與也會需要更多時間學習。
職能治療師會怎麼幫助「自閉症類群障礙症」的孩子呢?
1. 與孩子建立玩伴關係。
2. 設計個別化遊戲治療,培養彈性及不同玩法:運用孩子喜愛的玩法當作一開始的遊戲,再循序漸進引導個案加入治療師設計的遊戲。
3. 設計個別化社交技巧訓練:針對孩子缺乏的社交技巧,設計相關的活動以促進社交發展。
4. 以家庭為中心幫助家長改善孩子生活參與表現。
5. 整合家庭、學校、治療室表現,加強老師、父母親、職能治療師三方合作,以幫助孩子在各環境都能適應良好。
孩子發展的過程需要一個支持且穩定的環境,對於有自閉特質的孩子又更是如此,若孩子有以上的問題正困擾著他或您,歡迎洽詢職能治療師的專業意見喔!
品恆臨床心理師 陳南君
在陪伴自閉症類群障礙症的孩子時,會發現這群孩子們比較難在社會互動中體驗到自然的酬賞,他們常常有自己獨特的思考和理解世界的方式,需要我們換個方式來理解和與他們互動。然而,自閉症類群障礙症是一種異質性高的神經發展障礙症,具有相同診斷的孩子,行為表現差異卻很大,這一點常常讓家長感到很困惑:我的孩子真的是自閉症嗎?我該怎麼做才能幫助我的孩子呢?
※針對社交溝通及社交互動的缺損
1傾向自己玩、堅持用自己的方式做。
2想要加入同儕,卻沒有適當的社交技巧。
3不理解他人的手勢、表情、情緒或想法,或是較不懂得看場合和情境來調整自己的行為,使得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誤解了他人的意思,甚至引起人際衝突。
1年紀較小的孩子,運用孩子覺得好玩、面對面的互動遊戲,例如:唱歌、躲貓貓、手指遊戲、搔癢、扮家家酒或肢體活動等,一旦孩子覺得好玩、感興趣,就比較有動機與人互動、注意他人,進而願意學習。
2年紀大一點的孩子,可以透過繪本、影片、或生活中實際的人際互動情境為素材,教導孩子辨識他人手勢、表情、情緒或想法,並且演練適當的人際互動與應對方式。
※針對侷限、重覆的行為、興趣或活動模式
1陌生焦慮,需要較長時間適應新環境。
2難以接受常規活動的變動。
3侷限或重覆的自我刺激行為,甚至可能受傷。
1養成規律的作息,讓孩子有所預期和準備。
2在轉換活動或面對新環境時,給予足夠的緩衝時間,採取事先預告原則,以提升孩子的準備度。
3 善用行為技巧,用好的行為取代不適當的行為。
此外,有的孩子也會合併情緒調控的困難,包括:焦慮、憂鬱、易怒、完美主義或挫折忍受度較低等,需要學習基本因應負面情緒的方法。
自閉症類群障礙的孩子需要早期介入,個別或團體心理治療可以提升孩子的生活、學校與人際適應。家長在面對孩子確診自閉症類群障礙症時,會需要一些時間來了解和接納孩子的特質,心理師可以陪伴家長走過這條適應的路,提供家長適合的方式來引導孩子,減輕家長的教養壓力。
品恆語言治療師 陳郁安
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孩子的溝通可能有以下特徵:
(1) 語言發展明顯落後,甚至無發展出口語。
(2) 說話時音量、語速、節奏及音調上皆有明顯異常(例如語調較平板像機器人、語速較慢、音量過大)。
(3) 鸚鵡式仿說:像鸚鵡直接複製其他人的言語而且不斷重複,分成「立即仿說」(當下重複對方說的話)及「延宕式仿說」(重複非當下其他人的言語,例如學校老師說過的話)。
(4) 回答問題時文不對題或十分制式化。
(5) 人稱代詞混用:最明顯的是「我」、「你」會混淆。
(6) 說出與當時情境不相關的話、交談時主題混淆。
(7) 較難理解雙關語等非字面意義的用語。
(8) 無法觀察他人的反應調整說話的內容,經常長時間固執地談同一個話題。
而語言治療重點在於增進孩子的溝通能力,家長可用下方原則配合語言治療師進行語言訓練:
(1)給予符合情境的語言指導:以實際生活用語為優先,日常生活中多利用符合情境製造對孩子說話的機會,語言配合實際動作,可持續重複以利孩子模仿學習。
(2)加強孩子與說話者的眼神接觸:說話時等孩子注視我們再說話,可利用孩子喜歡的玩具放至臉部周圍引起其注意。
(3)依據孩子個別能力差異,從模仿單音、單字、語詞、句子進而自主表達及對話循序漸進,以「鼓勵」取代「糾正」較能誘發孩子學習動力。
(4)學習過程應充分利用不同場合隨時給予語言刺激,例如今天要教孩子了解「盒子」這個詞,裝玩具的盒子是盒子,空的盒子也是盒子,以免孩子產生「只有裝玩具的盒子才叫盒子」的想法。
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孩子的個體差異性很大,建議家長與語言治療師一起討論適合孩子的訓練方式,相信我們能一起看到孩子進展的軌跡!
品恆物理治療師 徐芳生
自閉症類群障礙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的孩子在大動作表現上,容易有重複固定的動作模式、動作協調差、平衡不好、難以模仿學習新的活動,比較嚴重的情況,連肌力、肌耐力、心肺功能都會有明顯的障礙。
物理治療師在面對這樣的孩子時,會先評估孩子的發展狀況,再跟家長聚焦孩子在生活中最需要學會的能力是什麼。可能是不會一腳一階上下家裡的公寓樓梯、也可能是走路時常突然跌倒、也可能是不會雙腳離地跳,或無法參與學校的活動...等等。
以「不會一腳一階上下家裡的公寓樓梯」為例,孩子的問題可能有:
(1)前庭覺的問題:給予懸吊或是滑車的活動
(2)單腳站不穩:下肢肌力訓練、上半身的穩定控制、動靜態的平衡練習
(3)交替動作不協調:重複節奏的活動,搭配肢體動作
(4)心肺耐力不足:設計有氧活動,促進全身的心肺耐力
因為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孩子習慣單一動作模式,在學習新技巧時,往往需要家長、學校、治療師三方的合作,創造情境,讓孩子慢慢脫離舊有的動作模式,學習適應並多次嘗試,以建立新的動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