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愛運動的朋友們,對於膝蓋的疼痛一定不陌生,今天就來談談膝蓋常見的問題。我們的膝蓋是一個複合關節,主要由大腿的股骨﹑小腿的脛骨和腓骨,以及人體最大的種子骨—髕骨構成。有著複雜的韌帶、軟骨以及關節囊,相對於鄰近關節﹑膝蓋對於"穩定"十分重要,卻也常常因周邊關節的控制不良,讓膝蓋成為了受害者。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髕骨的結構,它的形狀上圓下尖,內側面有全身最厚的軟骨層,在膝蓋彎曲﹑伸直時,會在股骨的凹槽上滑動,兩者間壓迫的力量,隨著膝蓋彎曲的角度增加,而反覆的膝蓋彎曲伸直,若髕骨在不當的軌跡上滑行,就有可能造成壓力升高或反覆磨損,進而造成內側面的軟骨發炎,形成「髕骨軟化症」,也是臨床上患者出現前側膝蓋疼痛的常見症狀之一。通常會反應膝蓋前側疼痛或刺痛,但是摸不到特別的痛點,症狀隨著膝蓋彎曲而加劇,尤其是爬樓梯、久坐﹑久蹲要轉成站姿時,特別不舒服,或是膝蓋有喀喀聲響。
「老師,我有膝蓋痛就是髕骨軟化症嗎?」
當然不是,膝蓋是個複雜的關節,造成疼痛的因素有很多,你可以自我檢查看看,坐姿下用一隻手的虎口卡住髕骨上緣(膝蓋上最突的骨頭),接著用力將膝蓋打直,另外,你也可以直接加壓在髕骨上,如以上兩種測試,讓你的膝蓋產生和平常一樣的疼痛不適感,很有可能就是髕骨軟化症!
那怎麼樣的人是高危險群呢?
臨床上常見是結構異常、軟組織張力失衡、肌力不平衡造成的。
- 結構方面:由於先天性的結構不同,好發於女性,因骨盆較寬,大腿和小腿之間的夾角較大,使得髕骨壓力增加。若你的膝蓋伸直後,從側邊看呈現向後反屈,也容易使髕骨在股骨上產生壓迫的力量。採外髕骨位置異常,也是很常見的原因,尤其是髕骨向外側移。
- 軟組織方面:大腿外側的闊筋膜張肌緊縮,或是膝關節周圍的軟組織柔軟度不足,都是常見的原因。
- 肌力方面:最常見的是大腿前方內側的股內斜肌(VMO)無力或萎縮造成,其次是因內外側張力不平衡導致髕骨移動軌跡異常。
「老師!我很愛運動,可是我不想膝蓋痛怎麼辦?」
您可以注意觀察在運動過程中,例如跑步時、蹲姿下等彎曲動作,您的膝蓋是否朝向正前方(常見錯誤是膝蓋內夾),同時我們也可以從日常生活預防起,在肌肉沒有足夠能力應付前,減少上下樓梯的次數,避免半蹲的動作。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運動治療,只有自己的肌肉可以無時無刻保護自己的關節! 那麼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可以自己在家做的運動有哪些吧~
肌力訓練
(一)股內斜肌(VMO)(圖一)
- 坐在椅子上,接著輕輕將臀部抬離椅面。
- 過程中保持背部平直。
- 膝蓋與肩同寬,不要內夾並且勿超過腳尖。
- 第二隻腳趾頭朝向正前方 。
- 可以在膝蓋中間夾一顆小球或枕頭,有助於增加股內斜肌收縮。
(二)臀中肌(圖二)
- 側躺下,雙腳膝蓋彎曲90度,肩膀、髖關節、腳跟呈一直線。
- 維持骨盆朝向前方,腳跟不分離。
- 將上方腳膝蓋朝天花板打開。
- 如需增加難度,可在膝蓋中間綁彈力帶,增加阻力。
(一)闊筋膜張肌(以右腳為例)(圖三)
- 站姿下,將雙腳腳跟交叉站著,欲伸展的該側腳在前(右腳)。
- 後側腳(左腳)轉呈內八字。
- 骨盆維持朝向正前方。
- 臀肌用力夾屁股,將骨盆往右前方推。
(二)膕旁肌(圖四)
- 站姿下,將欲伸展的該側腳,往前跨一小步 。
- 過程中保持背部平直,腳背勾起。
- 身體輕輕往前壓,後腳膝蓋微彎。
- 如大腿後側沒有緊繃感,可將前腳踏在椅凳上 。
除了上述這些運動外,也歡迎到品恆進一步評估治療!
- Taping 貼紮:我們有肌內效貼布和動態貼布,治療師會幫您評估髕骨的位置是否異常,並且用貼紮矯正髕骨移位, 也可以利用貼布誘發股內斜肌收縮,促使在運動過程中,髕骨能在正確的軌道上滑動。
- Redcord 紅繩懸吊訓練:用紅繩系統找出您的弱連結(Weak link)除了能夠加強核心、骨盆的穩定外,也能夠利用不穩定的平面,誘發正確的肌肉,在正確的時間點,用正確的力,進行神經肌肉的再教育!不僅是種治療,也可以是種訓練!
- Pilates 皮拉提斯:我們有墊上和器械皮拉提斯,強調肌肉的控制、呼吸模式、姿勢和核心穩定,重新建立大腦與身體的連結,讓動作更正確且流暢。器械式皮拉提斯透過不同的器材,搭配彈簧為阻力,可以做到更精細、多元的動作控制訓練!
作者/物理治療師 林筠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