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復健過程中,治療師往往需要透過各式的器材、不同的遊戲方式,來增加治療活動的趣味性,提高孩童執行治療活動的意願,如此更能提升治療的有效性。
品恆近期添購了WOBBEL彎板,讓孩子有機會接觸不同的器材,也可激發孩子去發想不同的玩法。
透過在WOBBEL彎板上執行不同的動作活動,可提供身體不同的感覺刺激輸入,例如前庭覺、本體覺,這些感覺刺激對於孩子的發展都很重要喔!! (適當的提供前庭刺激,可增加視覺空間概念、平衡、動作協調…等等能力以及提高警醒度;本體覺刺激的提供,可增加專注力、情緒穩定、動作模仿、力量控制…等等的能力);前庭刺激有助於發展平衡、姿勢控制、肌肉張力、注意力、警醒度的調節;而本體覺刺激則對於自我調節、協調、姿勢、身體意識、注意力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多樣式的動作訓練,可增加動作計畫能力(如何用運肢體來做出目標動作)、強化身體肌肉力量,提升肌力肌耐力、訓練動作平衡。 來看看可以利用彎板做那些遊戲呢?
還有動態、靜態瑜珈動作:
3歲以下小孩可以用以下遊戲練習動作:
或是用彎板做成城堡玩丟球遊戲
也可以把身體當作火車過山洞哦!
摸摸看自己兩邊的肩膀,你是否也是肩頸僵硬緊繃的一群呢?我們常見能想到的處理緊繃的方式就是去按摩推拿,或到復健科做電療讓肌肉放鬆。確實在做完按摩之後能讓我們緊繃的肌肉得到休息,但過不久肌肉又再次緊起來,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得先知道為何肌肉會緊繃?肌肉緊繃通常表示肌肉過度工作,那肌肉為什麼又會過度工作呢?以剛剛提到的「肩頸僵硬」的問題為例子,常見緊繃的位置是肩膀兩側的「上斜方肌」,上斜方肌的工作是聳肩、抬手時協助肩胛骨上轉。許多人家裡或辦公室都有過高的桌子,使得兩手放在桌子上就像「聳肩」的動作,雖然這樣感覺自己肩膀沒在出力,但上斜方肌可是需要一直出力支撐著我們懸浮的肩胛骨喔!若又是長時間的聳肩,則會讓兩側的上斜方肌「過度活化」,久而久之,則造成其緊繃起來。而與之相反功能的「下斜方肌」,則會因為較少使用而漸漸沈睡下來。此外,手臂上抬這個動作,上斜方肌會協助肩胛骨上轉,下斜方肌同時也必須形成一個相反的力矩來穩定肩胛骨,當下斜方肌沒力幫忙時,上斜方肌則會過度使用,漸漸形成肩胛骨周邊肌肉不平衡的狀況。若這樣的動作模式沒有被調整、無力的肌群沒有被喚醒,我們的上斜方肌則會一直不停的工作而造成緊繃,形成惡性循環。
按摩就像是暫時讓緊繃的肌肉休息,若問題的根本不解決,緊繃會持續發生。有些人去按摩完隔天反而更不舒服,那是因為放鬆了緊繃肌肉之後若沒有其他肌肉能幫忙工作的話,它反而不能放鬆而變得更緊繃!
再舉個常見「臀肌無力」的例子,因為久坐不動的關係,臀肌在我們屁股底下一直被身體按壓著,它早已忘記該怎麼用力收縮。對於沒有特別訓練臀肌的人,若假日偶爾來個跑步或爬山的行程,這些都是需要臀肌來做腿往後蹬的運動。那臀肌不會出力怎麼辦?這時候聰明的身體就會使用能出力的小腿和大腿後側肌肉來幫忙把腿往後蹬。幫忙久了,就會變成習慣,臀肌照樣不會出力,而小腿和大腿後側的肌肉因為幫忙久了就會開始緊繃甚至是疼痛,這就是「代償」。
單純放鬆緊繃的「代償肌肉」無法根本解決問題,也必須透過動作學習、肌力訓練來分擔過度使用的肌群工作,它們才能真正地休息。因此若你也有緊繃疼痛的問題存在,除了去找按摩師,不妨考慮看看用運動訓練來改善吧!關於訓練的問題,可以諮詢復健科醫師或物理治療師來幫助你喔!